立即下载
关贤跃:乡村振兴路上“追梦人”
2019-12-09 09:56:35 字号:

关贤跃:乡村振兴路上“追梦人”

12月4日,接到鑫源电子厂“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向梅的电话后,提前出院的荆竹铺镇三元桥村党总支书记关贤跃顾不上中午休息,拖着病腿来到车间,就厂子面临的技改资金短板等问题与向梅进行协商处理,并鼓励她扎根家乡、回报桑梓,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砥砺奋进十一载,振兴乡村立潮头——这是对57岁村支书关贤跃的真实写照。

2008年初,带着建设美丽乡村梦想的关贤跃,丢掉外头的生意,毅然回到三元桥接任村支书。面对一个对外欠账多、支部战斗力不强、村民人心涣散、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他勇于啃硬骨头、迎难而上,带领村支两委成员从破解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入手,积极协调矛盾纠纷,全面对接镇里发展规划,多次跑部门争项目,为三元桥村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操碎了心……

人心齐泰山移。作为“领头雁”的关贤跃不知疲倦地奔波操劳,以身作为以身示范,用“拼命三郎”精神感召了村支两委成员、普通党员和广大村民,短短几年时间就凝聚起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三元桥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在筹集修缮水渠山塘、完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引进沼气新能源等工作基础上,这个村对违章建筑和有损村容村貌的破旧房屋进行清理拆除,按照村民意愿分两期统一规划建设村级集中成片建房点,居民点周围的村民公园、文化中心、垃圾清理场、绿化带、太阳能路灯等公共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才能促进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在关贤跃的指导策划下,三元桥依托村里的宣传橱窗、农家书屋、农村信息文化站等主阵地,主动利用优质公益资源、及时对接部门项目,带领村民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民主法治宣传、现代公民教育、破除陈规陋习、环境卫生治理、关爱留守儿童等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社会综治齐抓共管、夯实社会保障制度......全村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一个社会大局稳定、文明新风荡漾、邻里友好和谐的三元桥留住了年轻人的乡愁,也吸引了很多投资商的目光,成为一方干事创业的热土。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关贤跃始终把这句话记在心上。三元桥的农民历来有养猪的传统,于是关贤跃和村支两委成员主动入户做思想工作,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迅速发展3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个,全力支持荆竹炎丰农业生态化养殖重点项目和野猪养殖场项目提质扩容,占地100余亩的鳅鱼养殖基地和茶场杨梅基地也顺利完工并结出累累硕果。同时,关贤跃经常带队招商引资、巧打“亲情牌”,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解决了近300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今,2家实木加工厂、先锋皮具厂、鑫源电子厂“就业扶贫车间”、三元丰硕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村级实体经济运行稳定,发展势态良好,成为了贫困村民稳定脱贫、奔向小康的“助推剂”,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为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关贤跃还引进投资建设三元桥幼儿园,一举破解了孩子“读书远”。

……

直面汹涌而来的洪水,他带领村支两委成员和党员紧急转移村民,坚守三元大桥两天两夜不合眼,直到洪水逐渐退去;建在地势低洼处的红旗水轮泵站站房因连续降雨洪水涌进,得知情况后的他和村支两委成员及几个党员冒雨迅速赶到现场参加救灾,并号召群众帮助转移设备,用沙袋等救灾物资抵挡洪水,努力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双清一带旱情严重、村民用水困难,拖着病腿的他在村干部搀扶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处理,尽快做出解决方案,随后联系挖机及时疏通渠道,最终引来了“救命水”......这就是关贤跃,一个坚守初心使命的老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三元桥干群一心建设美好家园的美妙音符!(关杨博  曾科)(编审 刘建波)

来源:新武冈

编辑:张世珂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