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军,中共党员,武冈市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原湖南医科大学,先后参加过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的救治工作。2020年春节前夕,临危受命,担任武冈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病区负责人。
整理:刘建波 关杨博 杨群君
看着一天天攀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人数,我的心揪得紧紧地。新型冠状病毒如一片阴霾笼罩在中国上空,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不信什么天地万物因果轮回,置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与死神抢人的搏击中,我始终坚信新型冠状病毒只是暂时“无解”,因为我相信大爱无疆、博爱无敌——爱能拯救一切。寒冬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武冈市委市政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检查工作后总结时明确指出,武冈没有发生大的疫情,这离不开党中央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更离不开我们一线人员的积极防控。事实也证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一个多星期以来,在我市确诊病例仍只有1例,而疑似病例病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当前武冈市没有出现二代病例,没有出现大的疫情。作为武冈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病区负责人,我感到无比自豪,在疫情当前的危难之时,我和我的战友们尽到了白衣战士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职责。我所做的虽谈不上是浓墨重彩,但也不由打开日记簿,写下每天的点滴感慨——

战地日记
01月24日 除夕(阴)
除夕之夜,饺子刚下锅,我便接到电话:马上赶往市人民医院!来不及为长期受原发性高血压病与慢性肾炎折磨的病中的妻子煮熟一碗饺子,来不及为从大学回来过年的孩子做好一顿年夜饭,除夕夜告别家人,住进了隔离区,与妻儿、父母、亲人“隔离”了,与同事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
1月25日 正月初一 (阴)
今天参加确诊病例刘某某的会诊讨论。
今天是大年初一,儿子用保温杯给我送来丰盛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时才打我电话,说饭菜送到了医院门口保安亭,让我去拿。
吃着儿子送来的热腾腾的饭菜,我在想,今年少了以往过年时欢聚一堂的其乐融融,却给了儿子成长的历练,多了一份别样的温馨,也算是紧张抗击疫情日子中的一份慰藉吧!
1月27日 正月初三 (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得知武汉市出现前所未有的疫情之后,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我的同胞们正在经受病魔的折磨,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又是感染科主任,驰援武汉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看到医院发出驰援湖北的通知,我立马报名请缨参战,希望在湖北抗击疫情的战斗前线发挥我的光和热。可是院党总支经请示市委市政府,认为更需要我留守武冈。当时,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但想想如今全国各地均需防控,家乡的疫情防控形势也很严峻,我服从组织安排,担任了武冈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病区负责人。领导把担子交给我,我就知道了这份信任的沉重,知道了这份职责的任重道远。我心知,受命于危难,这既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明知这是一副不好挑的担子,但我必须勇敢地挑起它努力前行。是呀,同样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斗争,换个阵地又何妨?
不难想象,由于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的人员都是从各个科室抽调的人员组成,大家对冠状病毒心存恐惧那是必然。于是,我每天冒着危险身先士卒领着大家查房,指导治疗,掌握每个隔离病人的动态及疫情动态,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隔离留观病人的情况,作为武冈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病区负责人,还要同时参与全市的会诊工作。唯有躺在床上的那几个小时,我才能暂时静默——而此时我的大脑总还在飞速运转……

△段军与他的同事在训练穿脱防护服
1月28日 正月初四 (晴)
武冈市驰援湖北的医疗小分队出征前的一幕,感动了无数父老乡亲。作为武冈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出征队伍中理应有我的身影。
组建团队、明确责任、理清思路、确定方案、精准施治,连日来,我没有了白天与黑夜的概念。我的眼里,只有患者和疑似病例的病情;我的心里,只有责任与担当!
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带队走进了确诊病例刘某某的病房,由于我的出现,极大地安抚了刘某某的情绪,也打消了我们年轻医生的恐慌恐惧心理,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从大家不敢进病房到现在大家踊跃报名参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初期,大部分病人对隔离很反感,对病毒都很恐慌也很恐惧,不太配合我们的工作。我领着我们年轻的四个医师走进每一间隔离病房,与病人深入交流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病人看到我们因穿着厚厚的防护衣、戴着防护镜难受的样子时,他们感动了,开始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不再有恐惧心理,我们的医师看到主任都深入每一间病房时,他们的顾虑打消了。他们明白了,隔离的只是病毒,绝不是真情;他们明白了,我们的夜以继日就是对他们的不离不弃;他们明白了,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在,他们非常自觉地配合我们,不再隐瞒病史,他们的笑容中不但充满了信任与感激,同时还充满了对美好明天的希冀。每每查房之后,我们都是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但是看到病人满意的眼神时,我们的工作被认可,我们的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查房之后,我们马上就要分析病情,斟酌用药,而后将每个病人的资料准备好,再去参加院内、市内的专家会诊,我们是一有情况就会诊,最多一天会诊14个病人,会诊之后我们还要采样送检,将会诊意见整理归纳,将疫情动态及时上报,为市政府制定防控方案、扑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每天20小时以上的连轴工作,在临睡前我会和妻儿进行短暂的视频通话,报个平安。为了不让妻子看到我长时间佩戴口罩、防护罩被勒得面目全非的脸,我只好穿着“沉重”的防护服与妻子视屏。我还来不及安慰一下病痛中的妻子,她却早已泪眼婆娑。是呀,防护服有多厚重,病毒就有多肆虐。她不停地说:“你得小心点,你一定要小心点……”
我安慰妻子说:“放心,我没事的!我是感染科主住,什么风浪没有经历过?”
“你呀!就是太拼命。”听着我虽同样柔情却沙哑、低沉的声音,妻子一万个不放心。我问:“我们的儿子咋样?”
妻告诉我,儿子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个平日里一直享受着父母万千“宠爱”的“天之骄子”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成长了,懂事了。不光自觉读书,还时刻照看着病痛中的母亲。我知道,小伙子一定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助力哩!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平日里,我常常被这句话感动着,今天,我一想到:也许,我的付出,能为武冈带来一方平安,一份吉祥,那么,我就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呼。

△段医生和他的同事在战地一线查房
1月30日 正月初六 (晴)
在对患者口里说着“放心吧”,但心里却在思忖:新型冠状肺炎,这是一种全新的疾病。没有特效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物。对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我,我们,真的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吗?
我们再次召开了科室会议,尤其对队伍中那几位年轻人反复叮嘱:“别怕,年轻人,我们并不孤单!我们不是军人,但要有军人一样的情怀。当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像军人一样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我们的前面是病毒,我们的身后是祥云;我们的面前是病人,我们的身后是亲人。穿上了防护服,就忘记了舒适安逸;走进了隔离区,就忽视了儿女情长。同志们,不用怕,我们并不孤单!请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有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安排,有全体市民的通力协作,武冈目前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只要我们严格规范,科学施治,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2月1日 正月初八 (晴)
凌晨1点30分,手机铃声骤响,是段院长的电话。幸亏我是和衣而睡,立马起床,在5分钟之内赶到医务科会诊。段泽军副院长、医务科乔路主任、急诊科肖坤祥主任早已等在办公室了,顾不及疲惫,我们立马分析病情。患者是一个22岁的在校大学生,突然大咯血就诊。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肆虐的季节,他又接触了从武汉回乡的人员,我们不敢大意,仔细甄别病史,在放射科于长青主任指导下仔细阅片,我们一致认为患者超过了最长潜伏期,考虑为弥漫性肺出血,我们只要耽误一分钟,患者就少一分存活的胜算,最后将患者收治急诊科抢救。会诊之后一看手机已是凌晨2:30。拖着疲惫的身躯到了宿舍,不敢马上睡觉,因为上午9点钟还有会诊,我要提供病历资料,我就设了闹钟。早上7点,睡意朦胧,但不得不起床,当得知患者病情已经稳定,我放心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目前,我们武冈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当然,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医院的隔离病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很多从湖北回来过年的,探亲的、接触从疫区回来的、或与疫区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或家庭聚集性发热的病人纷纷自觉来医院筛查,对于符合收住院隔离观察的人员就明显增多了,为了不让疫情扩散和引起恐慌,昨天,在市委、市政府、卫健局和我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感染科的共同努力下,又开辟了展辉医院第二战场。作为隔离病区负责人,我必须同时负责两个区域的医疗和指导工作,工作虽然艰辛,但是,为了武冈市不出现二代病例及疫情扩散,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让武冈人民对我们失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当前,武冈市没有出现二代病例,没有出现大的疫情,不能不说,武冈的疫情阻击战首战告捷。想到这,没有参与到驰援湖北小分队的失落感似乎消散了。远在湖北的战友们,期待你们平安凯旋!我们胜利大会师!
来源:新武冈
编辑:张世珂
本文链接:https://wap.newswugang.cn/content/2020/02/05/66872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