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武冈市承担的“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该工程重点示范的“春玉米+一季优质超级杂交晚稻”周年高产模式示范片通过省级专家组测产验收。经严格测定,晚稻平均亩产达602.4公斤(已扣除水分和杂质),产量表现优异,标志着该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的成功,为区域粮食产能提升和周年高产稳产探索出有效路径。
测产当天,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邵阳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深入武冈项目示范区,严格按照程序对示范田块进行现场实收。专家组随机选取三块代表性田块,经机械收割、脱粒、称重、去除杂质及水分测定等科学环节,最终确认晚稻平均亩产为602.4公斤,验证了该种植模式在晚稻生产上的高产潜力。
“看到这个产量,我们种粮的信心更足了!”邓元泰镇参与示范种植的农户谢四平在测产现场高兴地表示,“之前担心这种模式难以成功,但今年按照项目种植,玉米收成不错,晚稻产量也超出预期。这种模式科学指导种田,省工省力,效益实实在在。”种植户的切身感受,直观反映了该创新模式带来的实际效益。
武冈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春玉米+一季优质超级杂交晚稻”周年高产高效模式是该市落实“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工程的核心举措。此次晚稻测产成功,证明该模式在实现“稳玉米、增水稻、提总产”目标上具有可行性,有效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周年粮食产出,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总结示范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因地制宜扩大推广,为武冈乃至全省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武冈市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湖南省产粮大县,粮食产业一直是其传统优势产业。自2024年承担该项目以来,武冈市重点示范推广“春玉米+一季优质超级杂交晚稻”这一水旱轮作、周年高产高效模式,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探索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路径。此次晚稻高产验收,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和实践范例。
来源:新武冈
作者:王茜霆 刘洁
编辑:刘雄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newswugang.cn/content/646954/50/15356002.html